搜索
新闻中心  >
2019/3/28 10:52:00
景柱:转型方向是新能源汽车,但不全是纯电动汽车


2050年的汽车,是有轮子的“大手机”,还是司机和驾驶“淡出”的生活空间?电动汽车是一种长期愿景,还是触手可及的近期可能? 3月28日下午,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2050年的汽车”分论坛上,海南省工商联主席、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文远知行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韩旭,澳大利亚西澳州政府地区发展部长Alannah  MacTiernan,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共同畅想2050年的汽车。景柱认为,电动汽车完全取代传统汽车是不可能的,汽车的转型方向是新能源汽车,但不全是纯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完全取代传统汽车是不可能的

主持人吴伯凡首先提问,在五位嘉宾心目中,电动汽车对于传统的燃油车竞争的态势是什么样的?


“2050年的汽车“论坛现场


“汽车行业面临的是四化的转型,我们叫‘CASE灵魂’。”景柱说,所谓CASE就是智能互联(Connected)、自动驾驶(Autonomous)、共享化(Shared)、电动化(Electrified)。汽车在历史上,从来都是新科技最早落地的,不管有什么新科技,汽车都会最早尝试吸收与利用。

景柱表示,就电动汽车行业来说,主要是解决“电池、电量、电耗、充电”四个电的问题,海马汽车也已经实践了十几年。第一是电池,从铅酸电池到锂电池,再到石墨烯电池,行业不断开发新的电池。第二是电量,就是电池的能量密度。过去十年,汽车电池的能量密度大约翻了一倍。但是电池能量密度越高,活性越不稳定,很难管理。第三是电耗,汽车的能量回收和轻量化问题。第四是充电,需要国家的长远规划。最近中国共享单车出的问题,不是共享单车投资者出了问题,也不是使用者出了问题,而是城市规划落后于社会创新发展的需要。

他认为,现在国内电动汽车有三种势力:第一是传统造车势力在更新自己,第二是新造车势力,第三还有国外的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也在异军突起。


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聆听发言


“电动汽车完全取代传统汽车是不可能的,但传统汽车会有一部分转化为电动汽车。”在景柱看来,公务汽车和共享汽车的主流是油电深混,多用一点电,少用一点油,更长远的可能是发展氢能源汽车。现在不能说“电动汽车一统天下”,这比较极端。汽车的发展目标是回应社会的需求,即社会智能化、能源低碳化、动力电动化。只要解决这几个问题就行了,终极解决途径可能是用氢能源,也可能是更好的能源。

何小鹏则认为,电动汽车2021年会进入到发展快车道,那时续航更长、成本下降、品质提高、续航焦虑下降。他认为什么时候一线城市每月10%的新车销量来自于新能源汽车时,双端的网络效应就会出现,到时电动汽车的发展速度会从线型变成抛物线型。

殷承良表达了他的三个观点,一是未来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共赢、共存发展;二是未来电动汽车,包括氢能源汽车可能会持续高速增长,但并不意味着总量很大;三是新能源汽车并不会颠覆汽车产业。在他看来,互联互动、智能网联才是改变汽车产业的根本力量,汽车产业圈封闭的整车为王的逻辑就会被打破,颠覆汽车产业结构。

自动驾驶需要四个平台

未来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给汽车行业带来哪些变化?

“未来光靠电动汽车不行,一定是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景柱认为,自动驾驶需要四个平台:一是云控制平台,二是高精度的地图平台,三是数据接收平台,四是计算平台。如果未来掌握了云控制和高精度地图平台,那时汽车将不仅是交通工具,而是一种生活工具了,就像手机一样,成为人“五脏六腑”的延伸。

“你为什么要一辆汽车?因为要把一个人从A点运到B点。”韩旭表示,智能手机是把人从互联网空间上联结在一起,汽车也是在物理世界把人从A运到B点。L4级别的自动驾驶现在已试运营,他认为汽车自动驾驶到来的速度,会比我们想象的快很多。

“中国的无人驾驶之路,未来可能是路和云的结合,所以中国的无人驾驶可能会来的更快。”何小鹏说,因为中国的基础建设效率和能力是全球第一,这一点他很看好。

景柱也对自动驾驶的前景表示乐观,他认为在规定场地、规定路线做L4级的自动驾驶完全没有问题。他还大胆预测,可能很多年以后买车的人会很少了,因为自动驾驶到来后,大家买的不是汽车,而是汽车的出行服务。

未来“车辆为王”仍存在

汽车行业面临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商业重塑的新时代,如何看待汽车行业的“变”与“不变”?

“《易经》中有句话,凡易之道,与时偕行。”景柱说,大千世界千变万化,但是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灵魂。灵魂一是人性,二是责任。一瓶矿泉水销售完成,消费也完成了。但一辆汽车销售完成,消费才刚刚开始。汽车的发明解放了人性,同时汽车厂的主体责任不会变。未来“车辆为王”这句话仍存在,变化的是已进入到品类的细分年代。




有观众提问,现在日韩加快发展氢燃料汽车,嘉宾对此怎么看?

景柱认为,氢能源汽车或许是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路线。他分析,电动汽车分电驱动和纯电驱动,纯电驱动是使用电池,而氢能源是燃烧氢发电驱动,是电驱动。氢气作为可再生能源,不仅便宜而且环保。现在中国走的是纯电驱动路线,而日本的氢能源汽车技术已经很成熟,我们的技术和日本大约差了20年。氢能源问题,去年高层已经给予了很大重视,也提到了议事日程,但目前中国掌握的氢能源技术更适用于大卡车,而不是小汽车。

目前,海马汽车也在进行氢能源的探索。2018年上半年已完成了中国氢能源上下游产业链的全面调研,2019年完成方案样车,为新能源汽车的终极路线打下创新基础。

Alannah MacTiernan女士表示,同意景先生的说法,必须要看到氢能源的作用。同时她认为在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之间,会有一个竞争。

特斯拉国产化以后,对国内造车势力带来怎样的冲击?

何小鹏表示,对新兴行业来说,蛋糕是越做越大的。作为造车新势力欢迎更多企业来公平竞争,这对消费者是好事,对中国的民营企业也是巨大的好事。

“特斯拉来中国竞争,不要惧怕,要热烈拥抱。”景柱表示,李克强总理今天在博鳌论坛上表示,中国坚持扩大开放,落实竞争中性原则,凡是与外商投资法不一致的,都要坚决予以废止或修改。所以以后不能再说是外资、民营或国有企业,大家要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