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闻中心  >
2018/8/15 11:33:00
河南首个插混乘用车项目调试样车“飞”往奥地利

8月初,海马汽车首批3台插电混合动力调试样车在新郑国际机场登机,借力河南-欧洲“空中丝绸之路”,首次实现整车打“飞的”前往奥地利。作为海马汽车首个量产插电混合动力项目,海马S5插电混合动力整车开发项目也是河南省首个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项目。


有望填补河南省插混乘用车空白

顾名思义,插电混合动力是在混合动力汽车的基础上,使用容量更大的电池,并加入外接充电的功能。在电量允许的情况下,汽车可以完全靠电力驱动,无需发动机参与工作。“短途用电,长途用油。”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介于常规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之间,出行里程长(如周末郊游)时可采用以内燃机为主的混合动力模式,出行里程短(如正常上下班)时采用纯电动模式,相比纯电动汽车没有里程焦虑,跑长途也不怕没地方充电。

“插混/深混技术门槛高,易守难攻,同时兼顾纯电和传统燃油车双重优势,适合传统汽车转型升级,也适合海马汽车新能源汽车战略。”海马汽车相关负责人介绍,插电混合动力的产业化开发,有助于推动海马汽车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

2016年启动海马S5插电混合动力整车开发以来,该项目稳步推进,有望填补河南省插混乘用车的空白。2018年5月到7月,为做好这批调试车辆的调试工作,60多位工程师,历经91天、2184个小时,完成了100多个技术攻关……这一连串数字背后,不止是繁杂和困难,更是经验的不断积累。

对海马S5插电混合动力整车开发项目的工程师们而言,哪怕是深夜鏖战“摸着石头过河”,也必须啃下开发过程中的一个个“硬骨头”。

该项目动力总成系统组的技术经理孙欢直言,“这是海马汽车第一个正式的混合动力产品项目,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完全是摸索中前进,工作中学习。”

“强基工程”研发借力“国际郑”便捷交通

海马S5插电混合动力整车开发项目不仅关系着海马汽车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转型升级,同时也是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列入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

2016年5月15日,为支撑《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战略目标,工信部2016年度工业强基工程项目始公开招标。海马汽车提交的《基于P2构型机电耦合驱动系统混合动力技术方案》,凭借技术路线合理、指标先进、产业化前景好、社会经济效益好等优势,获得专家组的一致肯定,成功中标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先进高效机电耦合驱动系统”项目,获工信部专项资金支持近5000万元。2017年进入郑州市“工业强市”专项计划,获郑州市工业强市专项资金支持近2500万元。这些为海马S5插电混合动力整车开发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当前,河南“空中丝绸之路”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以郑州为节点形成的“空中通道”不断延伸、辐射,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不断增加,大流通、大物流、大产业格局正在形成。郑州便利的国际交通优势,大大加速了海马汽车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我们与奥地利AVL联合研发的项目不止这个插混项目,这次之所以选择把调试样车空运到奥地利,主要还是速度快。”孙欢说,郑州便捷的国际交通优势,对保障项目开发节点十分重要。

8月20日,孙欢等4位工程师紧随调试样车,从新郑国际机场登机,启程前往奥地利格拉茨。他们将在那里与先行运抵的调试样车汇合,携手世界三大权威内燃机研发机构之一——奥地利AVL,开启为期两个多月的标定工作。与此同时,该项目离合器、P2电机台架试验等工作将在国内同步进行。

“十三五”期间,海马汽车将形成以“高效TGDI发动机、7DCT、P2机电耦合模块”为基础的动力总成平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预计到2019年,插电混合动力产品投放市场。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