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的酒店红燕堂,每年都要出品中秋月饼。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也每年自己花钱买一些,送回老家给老人们尝尝鲜。
前几天,母亲说今年中秋节要到了,摊派我贡献200盒月饼。
今天回家看望她,母亲拉住我的手,认真“汇报”了200盒月饼的“分配”名单。其中包括56名贫困户、4名老党员、4名近60岁的“五好青年”、35名80岁以上的老人(最大的98岁)。
母亲说,200盒月饼是“公家的”。所以,她提前几天就拟好了名单。在开封接货后,第二天就往老家赶,三过家门而不入,直接拉到村委会,当天就按名单“分配”完毕了。她自己作为八十岁以上的老人之一,按“规定”领取了其中的一盒。
母亲的月饼“分配”名单
算起来,母亲的公益事业己经坚持几十年了。母亲曾说过,参军到西藏剿匪,就没打算活着回来,后来被“双开除”关进了牛棚,也没打算再过好日子。幸运的是中国改革开放了,大家的好日子都来了。好日子来了得珍惜,得多顾别人,得多做善事。
1995年,母亲因为公益事业的贡献,曾作为全球1000名妇女代表之一,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此后的几十年,“中秋摊派”就成了母亲给我的命题作业。
头几年,我给她的老年腰鼓队买器材。母亲说,农村老人孤苦,进了腰鼓队,苦中能取乐。谁家有喜事,腰鼓队义务去道贺。有时候,事主会“赏”些小钱,她再分配给腰鼓队中的困难户。
过了几年,腰鼓队的老人们扭不动了。每到重阳节,母亲要求我给村里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发津贴。后来,国家开始给农村老人发放津贴了,母亲的的中秋摊派,改为我给村里送大戏,这一送就是整十年。最后一场戏,近八十岁的老母亲,亲自跑到商丘,请到了老人们的偶像——豫东红脸王谢庆军,连唱了整五天。
景柱八十多岁的母亲(右)和九十多岁的四姨
自从红燕堂酒店出品月饼后,母亲的中秋摊派,就改为我贡献月饼了。母亲曾对外表示过:一来说月饼是自己儿子的酒店出品的,送出去有面子;二来说儿子挣钱也不易,摊派也要照顾一下儿子的生意。
唉,几十年了,母亲的中秋摊派,总让我揪心!总让我泪崩!总让我肃然!
——2020年9月25日于开封